融銀、壓條、拉絲、飾品制作、飾品清洗……彝族銀飾制作技藝工序繁多,對眼力、手法等帶來嚴格考驗。因技藝高超而被稱為“大師傅”的銀匠威色車布子告訴記者,村里的孩子大多10來歲就開始向長輩學習手藝?!拔覐?3歲開始做銀飾,到現在已經做了32年。這是我們村一代代傳下來的技藝?!?/div>
因為長期制作銀飾,威色車布子的手有些粗糙,但十分靈活,2個多小時就能制作出一枚戒指。如今他經營著一家銀飾店鋪,打造出來的銀飾十分受歡迎,甚至有顧客專門到他家等待,飾品一做好就立即買走。依靠這門手藝,威色車布子一年的收入能達到約30萬元人民幣。
隨著各類機器的誕生,機械化生產的銀飾大量進入市場。在威色車布子看來,這對于彝族銀飾制作技藝的傳承帶來了一定影響。“手工制作費時費力、成本也相對較高,有些年輕人都不愿意靜下心來學了?!边@位彝族銀匠告訴記者,雖然機器能為制作帶來便利,但傳統(tǒng)技藝永遠不會被機器淘汰,一些細節(jié)的東西是機器無法制造的?!跋容厒飨聛淼氖炙嚥荒軄G,我會一直做下去,并不斷嘗試創(chuàng)新?!?/div>
圖為瓦曲村銀匠正在制作銀飾。劉忠俊 攝
“我們村的銀飾制作大戶年收入達幾十萬元,兼職做的一年也有3萬元至5萬元的收入?!蓖咔宕逯竟牌陆榻B,村里根據“支部+農戶+貧困戶”的模式,成立了銀飾加工專合社,整合全村銀飾加工資源大力發(fā)展銀飾產業(yè),助村民脫貧致富。“下一步,村子計劃打造電商平臺,通過互聯網把彝族銀飾賣到更多地方,讓更多人了解這項傳統(tǒng)技藝?!?/div>
注:本網發(fā)表的所有內容,均為原作者的觀點。凡本網轉載的文章、圖片、音頻、視頻等文件資料,版權歸版權所有人所有。

掃一掃上 海文藝網

掃一掃 上海文藝網微信
上海文藝網客戶端
上海文藝網手機
文藝電臺客戶端下載